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科研 > 走进学生的内心,发现多彩的世界

走进学生的内心,发现多彩的世界

2021年04月06日 19:29:05 访问量:532 作者:韦旭珍

走进学生的内心,发现多彩的世界

——读《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》有感

韦旭珍

的时候,我读了《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》这本书,虽已读过,便再读时依然爱不释手,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人受益匪浅,似乎在诉说其他人的教育故事,也似乎在诉说我自己的教育故事,每一次阅读,总会有不同的教育灵感和启示。

其中一个案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位老师在教《坐井观天》公开课的时候,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,以“青蛙跳出井口了”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,很多学生都按照老师的思路说了青蛙跳出井口以后大开眼界,看到了很多美的风景,可是有个学生说:“青蛙从井里跳出来,它到外面看了看,觉得还是井里好,它又跳回了井里。”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,老师们也笑了。那位老师打断了他的话,问大家“是井里好,还是井外好?”于是老师示意学生坐下,随口还说了一句:“我看你是一只青蛙,坐井观天。”显然这位学生的回答没有按照老师预想答案来回答,所以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,老师也没有让他说下去。后来,老师布置作业把自己的所想写下来。结果老师看到那个学生是这样写着的:“青蛙跳出井口,它来到一条小河边,它累了想喝一口水,突然,它听到一声大吼:“不要喝,水里有毒!果然,水上飘着不少死鱼。它抬头一看,原来不远处有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。它刚要说声谢谢,就听到一声惨叫,一柄钢叉正刺穿那只老青蛙的身子,那只老青蛙正在痛苦地挣扎。青蛙看呆了,这外面地世界太可怕了,它急忙往回赶,又跳到井里,还是井里好,井里安全。可以想象,那位老师看到那位学生的话是多么的震惊呀!孩子的心灵就像多彩的世界,而那位老师差点就抹煞了学生多彩的思维,最后老师在学生的作业的空格处工工整整地写下一句话:“对不起,老师是一只青蛙。”

看了这个案例,我的内心震动了,尊重学生的个性,走进学生的内心,我们会发现孩子内心多彩的世界。“老师是园丁,辛勤地培育祖国的花朵;老师是灯塔,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;老师是蜜蜂,为我们采集甜蜜的硕果。”孩子们是这样形容和赞美我们。作为老师,我们应该是所有孩子的园丁、灯塔、蜜蜂,而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,即使是后进生,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指引,或许这样的指引是他灰暗的学生生涯中的一缕曙光,曙光破晓则光芒万丈。陈中联教授在演讲时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孩子做不好一件事,是因为他没的学会做的方法,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是要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。”对于这一观点,我感同身受正,所谓“授之于鱼,不如授之于渔。”

当第一单元试卷改完,置于40份优秀试卷上的那张试卷上鲜红的数字——9,让我触目惊心。那是小宇的试卷,小宇是刚转过来的插班生。课堂上,他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一支笔、一张纸、课本上的一幅小插图……都成了他乐不思蜀的道具,三问三不答,其他同学也都习惯了他的不声不响,他似乎也习惯了那个个位数的成绩。

看着他那没写一个字的作文,我的心里五味杂陈,想大声质问,但看着他低着头,一副无神的眼睛的样子,我把心中的火压了下来。许久,他才告诉我,他不会写。第一单元的作文是一篇以“我是XX”为题的想像文,我问他想做什么?他告诉我他想做一只老鹰,想做一只可以帮助别人的老鹰,我告诉他,可以把他说的这些写下来,这就是他的作文。他开始动笔写了,但他写得很慢,毫不夸张地说,“我是一只鹰”这个题目他都写了五分钟,我也不催他,还在他旁边说:“题目写好了,真不错,作文可以拿2分了。”也许是得到了肯定,他开始往下写,依然很慢,但不会写的字他会问同桌,会了问我,每写几句话,都会拿来给我看看,断断续续地写,三天过后,他终于写了一两百字,我把他的作文打印出来,郑重地跟全班同学介绍小宇同学的《我是一只鹰》故事连载一出炉,邀请他在全班当作优秀作文念出来,他是和他的同桌一起站在讲台上读的,至今我还记得他念自己的作文时候的神态,腼腆的微笑,两眼有光,手捧着自己的作文,如获珍宝一般。当他读完,教室里掌声雷动,为小宇的作文内容而鼓掌,更为小宇敢于克服困难而鼓掌。同学们争抢着看小宇的作文,他羞涩一笑,我知道,他心中的某些东西在变化。

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,他上课搞小动作的情况少了,我抓住他的这些变化,在班上经常表扬他;课余时间,他主动请我给他补习作文;有时还会和我分享一下他内心的小秘密。他的成绩也逐步上升,有时十多分,有时二十多分,考到四十多分的那一次,他高兴的手舞足蹈,拿着试卷,欢快地到我面前邀功。

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。当我们教会了他们急切需求的方法时,他们就会把学到这种方法的自信转移到其他的学习当中。既然我们能有幸成为孩子的引路人,那就义不容辞地负好引路的责任,指导每一个孩子找到成功的方法和学习的乐趣。老师是灯塔,引领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老师的宽容、理解、机智和勇气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人生。

编辑:廖赛男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广东省英德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