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风采 > 《爱心与教育》读后感

《爱心与教育》读后感

2017年04月26日 08:45:11 来源:英德市实验小学 访问量:406 作者:莫倩雯

利用寒假时间,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《爱心与教育》这本书。读后,我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。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脑海里,只觉得做他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的事。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,也教给了我们为人师的道理。以下是我读后最大的感悟:

一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。

李老师说:“爱学生,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,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,就必须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,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,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。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,这种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,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。当我们故作尊严,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,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,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;而当我们“无视”自己的尊严,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、出色的教育、真诚的感情,并随时注意维护、尊重学生的尊严时,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。教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是无微不至的,又是不由自主的:学生失意的时候,给他一点鼓励;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,给他一点帮助;学生悲伤的时候,给他一点安慰;学生高兴的时候,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,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,学生不仅会把我们当做老师。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,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。我很认同这个观点,我班有个叫小华的孩子,他刚转学来的时候,很调皮,也不爱学习,他父母说:“他一直都是这个样,以前学校的老师都不喜欢他,不愿意去理他。”这样的孩子确实令人很头疼,但是我有信心能把他“搞定”。我经常找他一起聊天、一起玩耍,有时候去饭堂和他坐在一起吃饭,偶尔留下来帮他补补功课······尽量了解他的兴趣爱好,感受他的喜怒哀乐,试图走进他的心里。果然,一段时间过后,他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之后有一段时间,他肠胃不好,经常肚子疼,我经常对他嘘寒问暖的,耐心地帮他涂药油,提醒他吃药,有一次还亲自带他去看医生。他是全宿的,爸爸妈妈不在身边,那段时间,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依赖,也感受他对我的感情越来越深了。后来,他写了一张小纸片给我,他说:“老师,谢谢您!以前是我不对,经常气您,我肚子疼的这些天里,我觉得你对我就像对自己的小孩。老师,我知道您爱我,我也爱您,您就是我的家人,以后我一定会听您的话的,一定会好好学习的,不让您失望。”他真的做到了。对小华的爱,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,我愿意把他当成朋友而不只是学生,我希望能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和成功。所以,他也毫不吝啬地把他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,甚至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家人。

二、用心灵赢得心灵。

李老师还认为:“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,面向全体学生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。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,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“平易近人”,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。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育者:不能让儿童那种“成为一个好人”的愿望的火花熄灭。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认为“一无是处”、“无可救药”的学生,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。对后进生的转化,与其向他们“灌输”,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、高尚之处,帮助他们树立“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”的道德自信。这种做法,绝不仅是一种教育技巧,而首先是一种有真诚而产生的相互信任。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,将是无比幸福的,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,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。”对于这个观点,我也有着深刻的体会。我班有这样一位学生,刚开学时,他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不好,上课不听讲,不遵守课堂纪律,经常影响其他同学学习,让上课的老师很头疼,同学们也经常投诉他。课间,他喜欢追逐打闹,经常把同学打哭,班上的同学都不喜欢他。课后经常不完成作业,甚至考试都不愿意动笔。在同学们眼中,他就是一个坏孩子。有时候从他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,他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但他经常主动搞卫生,把课室打扫干净,也经常想方设法想为班级加分,看得出来,其实他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,也想为班级服务,让同学们不再讨厌他的。后来,我找他聊天,把他接受能力强和热爱劳动的闪光点放大,不断夸奖他鼓励他,还多次在全班面前表扬他,让同学们和他自己知道,其实他并非一无是处,无药可救的。用了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,我就成功走进了他的心里,他有了明显的进步,他的纪律性比较强了,还能帮忙管理班级,课后还经常拉着我的手要找我聊天呢。我想,这能很好地说明李老师以上的这个观点吧。

读完这本书,我感慨多多,收获多多。作为一名教师,一切都是为了学生,在今后的工作生涯里,我会毫不吝啬地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,以一颗仁爱之心和包容之心去拥抱每一位孩子。

 

 

编辑:张丽红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广东省英德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