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科研 > 望•闻•问•切

望•闻•问•切

2015年04月01日 14:55:27 来源:英德是实验小学 访问量:549 作者:黄春燕

——读《听王崧舟老师评课》有感

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——扁鹊,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“望(看气色)、闻(听声音)、问(问病情)、切(按脉搏)”的诊断疾病的方法。我在读了《听王崧舟老师评课》这本书后,感悟颇多,现借用扁鹊先生的“望·闻·问·切”四诊法来写写我对评课的感想。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第一,<!--[endif]-->望——“课境”。

朱光潜先生在《谈文学》一文中指出:“文艺的表现必定是具体的,诉诸感官的。如果它完全是抽象的,它就失去文艺的特质而变成为哲学。”评一节课,“课境”的表现尤为重要。这就要评课者“望”。“课境”能带给我们一种感觉、一种氛围,在这种感觉和氛围里,师生往往能沉浸其中,畅游课堂,于老师,是投入地教一回,于学生,则是投入地学一回。所谓“境由心生”,不正是如此吗?说明师生都在用心地教学。班固《汉书》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“虽然,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!诗云:‘鼓钟于宫,声闻于外。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’苟能修身,何患不荣!太公体行仁义,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、武,得信厥说,封于齐,七百岁而不绝。此士所以日夜孳孳,敏行而不敢怠也。辟若鹡鸰,飞且鸣矣。传曰‘天不为之恶寒而辍其冬,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,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’天有常度,地有常形,君子有常云;君子道其常,小人计其功。”这段话指用心专一,恭敬于事,则能获得灵验或灵感。如果你所听的这节课,师生都用心投入于教学的氛围中,“何患不荣”呢?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第二,<!--[endif]-->闻——语文味。

我以为,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,亦非人文性,而是其独一无二的“言语性”。“言语性,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‘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’的特殊属性。”(潘新和先生语)这才是语文课程、语文教学的“独担之任”。我把这些理解为“语文味”。要评价一节课是否有语文味,你就要看这位老师在教学中是否体现了语文意识。“语文意识”说白了就是关注“怎么写”、“为什么这么写”的意识,就是将阅读旨趣由“思想内容”转移到“语言表达”上来的意识。语文味浓的课堂就是用教师的“语文意识”唤醒学生的“语文意识”,从而传递课程的“语文意识”。这可表现为“动情诵读、静心默读”的“读味”,“圈点批注、摘抄书作”的写味,“品词品句、咬文嚼字”的“品味”。

<!--[if !supportLists]-->第三,<!--[endif]-->问——心态。

“望”、“闻”,我主要从在上课的师生方面来谈,而“问”,我则侧重于从评课者这方面来谈。评课者通常扮演两种角色,一为热情的参与者,一为冷静的旁观者。因为只有参与,你才能投入其中,才能对所评之课感同身受,才能真实、真切、真诚地体验课中的酸甜苦辣,从而抱持一种“同情的理解、理解的同情”的心态;因为只有旁观,你才能超然其外,才能对所评之课理性思辨,独立判断,才能发现课所承载、所体现、所隐匿的课程价值、教学规律、教育本质,进而彰显“独立之人格,自由之精神”的学术信念。一句话,评课者要有这样的心态:尊重执教者的劳动成果。如果抱持这个心态去评课,你就会主动、积极地参与到这节课的设计中,进而会从独特的角度发现执教者设计的亮点与暗点,你才会做到因地评课、因时评课、因人评课、因材评课、因境评课。

第四,切——成器。

汉朝王充写的《论衡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切磋琢磨,乃成宝器。”切、磋、琢、磨是指把骨头、象牙、玉石、石头等加工成器物,后用来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、取长补短。“切”的本义是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。所以在“切”这环节,我从执教者与评课者方面来谈。评课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,也要让评课者自己有收获,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成长与发展。执教者不论是出于职业精神还是道德精神来讲,都必须是严谨设计教学并认真执教的;评课者综合执教者整节课的设计与课堂表现,对文本的理解与传递等进行剖析,推己及人,由人返己。这不但评析出了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姿态、解读经验、解读策略、解读智慧、解读动机、解读情绪等,更考验了评课者自身的文化底蕴、思维方式、人生阅历、人格特征、学识修养、审美情趣等。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好课是磨出来的,名师也是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。(文:黄春燕

 

参考文献:《听王崧舟老师评课》

      百度网络
编辑:廖赛男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广东省英德市实验小学 特此声明。